2010年11月4日

單一故事的文化觀點

由華沙文化部舉主辦「跨文化藝術節」(Cross Culture Festival)已經連續舉行六年,秋季時節華沙藝文活動特別多,而這個藝術節主要是邀請不同國家的音樂演出,讓波蘭人民體驗到各種文化面貌。

細看節目內容後,會驚訝於這樣的現象:在歐洲國家之外的其他區域邀演團體,如岀一轍是所謂的傳統音樂,特別是來自的中國表演者,穿著旗袍或蒙古服飾,手持柳葉琴琵琶古箏馬頭琴,呈現出西方世界所期待的「東方印象」,據說大受歡迎。

聯想到兩週前去和代表處去華沙南邊的小城Radom「文化交流」,我表演剪紙。其實我的剪紙並不特別厲害,大學和阿山自己在玩耍,來波蘭前特別練習了幾個傳統花樣,唬得了外國人卻騙不了自己人。但當地教授跟同學似乎並不在意我剪的內容是什麼,雖然不能要求他們理解中文字的內在意涵,春啊喜啊,這些字對他們來講僅是幾何形狀罷了,他們只是莫名地喜歡,因為很有「東方味」。(事實上我也在消費著傳統與他們的既定認知)。

這當然可以理解,就像我們在台灣欣賞所謂的非洲音樂,或許覺得就是應該要有非洲鼓,甩著辮子頭的舞者以及鼓譟叫囂,這是我自身對其刻板印象,來自於不全盤了解以及對事物的快速標籤化,因為懶惰因為時間不夠因為種種理由。(那妳期待的他國文化又是什麼呢?)

回過頭來想想,那麼這個跨文化藝術節的「跨」在哪裡?什麼是所謂的「文化面貌」?

沒有機會買到這些演出的票券,早在我抵達華沙前就銷售一空,可能這也不失為一個好現象吧,樂觀一點想,起碼人們願意去聆聽不同於自身文化的他者。但如果這些文化活動,沒有「交流」而是加深了他們看待其他區域的文化樣板,那麼我實在很質疑其有效性。也許後續影響力是發生在觀眾聆聽表演之後啊,那又是無法被具體計量的另外一件事了。

為什麼咧這一連串沒有邏輯的問句,大概是讀了阿拜分享的文章而引發先前一些感觸吧。因為無法收尾所以拾人牙慧。
「單一故事會造成刻板印象,而刻板印象的問題就是他們並非不正確,而是不完整。講一個故事變成了全部的故事。」
Chimamanda Ngozi Adichie 奈及利亞旅美作家
Chimamanda Adichie 單一故事的危險性
TED演講影片
TED演講內容中文翻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