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5日

信仰深根之國,波蘭

我非常、非常喜歡波蘭的教堂。

歐洲隨處可見各式華麗雄偉精巧的教堂,走在路上就能不經意遇上幾座,令人驚艷,相較起來,波蘭的宗教建築,似乎就沒有什麼強烈的特色或指標性(除了放置蕭邦心臟的聖十字教堂赫赫有名,但也不是以外觀取勝哪)。

然而,令我深深著迷的,是人們將靈魂與信仰相繫的虔誠。

聖奧斯丁教堂,華沙。
圖片來源於此
吉野家附近就有一座聖奧斯丁教堂(St Augustine),是少數在德國瘋狂轟炸下保存完整的建築物之一,因此也成了當時人們的心靈庇護所。想像在烽火連天的二戰時期,你的家沒了、親人沒了、整個城市幾乎也沒了,有這麼一座紅磚教堂,聳立在滿目瘡痍的土地上,在漫天煙霧中你只看得見那堅定的十字架,告訴你要相信、相信困苦必會過去,因為那是你唯一能寄託的希望。外頭砲火喧囂,你和存活下來的同胞們,互相擁抱或牽手地默聲祈禱...

好吧,我承認這可能不小心變成過於矯情的電影畫面,但也能慢慢知曉,波蘭究竟為什麼會有高達98%的受洗率,儘管有些波蘭朋友坦承他們其實只有聖誕節和復活節會去教堂(就跟卜老哥一樣)不過相較於其他歐洲國家,除了教廷梵蒂岡之外,波蘭真的是個非常天主教的國家。

有時發懶不去較遠卻提供英文彌撒的聖安妮教堂,我會到步行只要三分鐘就到得了的聖奧斯丁教堂去望波語彌撒。唔,波語啊...都是鴨子聽雷完全不懂啊,哪有那麼厲害咧。

然而身為天主教徒的好處之一是,你可以跨語言參加彌撒而不感到手足無措。所有禮儀流程都是固定的,幸運的話還會有熟悉的聖歌旋律,甚至連頌念經文的節奏/斷句都非常類似,唯一進不了狀況的是神父使用說道理的段落,那並非什麼大問題,通常我會先在家裡透過中文的聖經電子報查好本日福音,再去聖奧斯丁默想,所以不怕不怕。

在波蘭望彌撒最棒的地方,是在禮儀結束後的寧靜氛圍。人們會安靜地離去一如他們安靜地前來,將空間保留給想要留在教堂祈禱念經的其他教友,那種莊重的氣氛,是我到各處所未見的。倫敦沒有、巴黎沒有、薩拉曼卡沒有、科隆沒有、伊斯坦堡沒有,就連羅馬也被無數拍照的觀光客所破壞了。(無怪乎羅馬許多教堂,每隔幾根柱子就貼上「silencio」的標語,很醜卻很必要,唉...)。

而在台灣,彌撒一結束後,教堂就變成大家寒暄問候的社交場合,想要好好在教堂裡思考、和耶穌說說話都沒辦法,耳膜會被左一句「哎呀好久不見,小朋友這麼大囉」、右一句「我跟你說喔」敲得陣陣作響。我們是饒富人情味的民族沒錯,可瞬間將祈禱空間轉化成菜市場的超能力,真的讓我受不了。

可惜,能在此處望彌撒的日子不多了。

二戰期間的華沙市區,圖中建築即為聖奧斯丁教堂。
圖片來源於此

延伸閱讀:
Muranow區重建史—聖奧斯丁教堂(英文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