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8日

蕭邦誕辰紀念音樂會2010

Wolfgang Amadeusz Mozart - Requiem (liturgical version)

Orchestre des Champs-Élysées
Philippe Herreweghe - conductor

演出日期:2010.10.17
演出地點:華沙聖十字教堂(蕭邦之心教堂),華沙/波蘭。
-------------------------------------------
趕完第二十六屆華沙電影節的最後一場電影,決定要去聖十字教堂碰碰運氣,看能不能買到蕭邦誕辰紀念音樂會的票。由於蕭邦臨終前曾囑咐要在他的葬禮上演奏莫札特安魂曲,這也成為蕭邦鋼琴大賽舉辦以來的一項傳統。


今天華沙入夜後非常地冷,昨日新入荷還覺得溫暖的大衣,已經不敵風寒,明明多加一件衣服了我還是冷得皮皮挫(筆記:零下一度果然不能只穿四件衣服)。

音樂會晚上八點開始,將近七點半抵達聖十字教堂前,已經排了長長一條人龍,人們緊抓著大衣直打哆嗦地等待。排在我後頭的先生說,不確定還會不會有票,但聽說是免費入場的。

總之,吹了半小時的風,冗長的排隊人潮開始移動(能想像嗎,隊伍延伸竟然到Nowy Swiat的轉角處了,大夥真的是慕名而來咧)持票的觀眾可以坐在聖堂中央的彌撒席,免票入場的觀眾則是散落在各個角落,有些人索性直接席地而坐,整座聖十字教堂被擠爆了。我則把自己塞到一座聖像和柱子中間,看不到祭臺或樂團,只能在人頭的間隙中隱約窺見合唱團。

本以為是純粹的音樂會,觀眾們還大力地鼓掌,等到所有人都站定坐定,第一首樂曲之後,聽到神父頌念經文的聲音,才發現今晚是結合演奏的彌撒禮儀。

或許是配合時間長度或演出需求,精簡了許多彌撒中繁複的禮儀和經文,例如省去兩篇讀經而直接切入福音,省略神父講道部份,聖祭禮儀只舉揚一次,也不發送聖體(要在擁擠的教堂裡移動都嫌困難了)信經與信友禱詞則是以樂曲取代,明顯將今晚的主角讓渡給合唱團和交響樂團。

巴洛克建築風格的聖十字教堂,殘響效果非常好,即便耳朵駑鈍如我躲在教堂一隅,也聽得出迴盪在空間中的美妙樂音。雖然沒有甚麼古典音樂常識的我一心以為管風琴會派上用場...,沒辦法,我對教堂的刻板印象就是要有壯闊的管風琴聲嘛(奧曰:莫札特安魂曲哪有管風琴的編制啊!)

因為壓根看不到指揮或樂團,乾脆
閉目聆聽。其中的垂憐曲和奉獻曲格外讓我感動。
在莊嚴雄偉的樂音中,彷彿能看見印象中狂妄輕挑的莫札特(深受《阿瑪迪斯》影響!)在臨終前全神投入安魂曲創作時,面對死亡的恐懼,謙卑及眇小。人要多謙卑才能多偉大呢?依循著教會禮儀順序而演奏的樂曲,時而壯麗雄偉,時而和諧優雅,時而憂愁沈靜,讓我們低頭俯視自己的軟弱微小,舉頭仰望並渴求主的愛,透過樂音的洗禮,一步步靠近信仰的深處。

為了瞭解今晚深觸內心的樂曲,上網搜尋安魂曲的種種資料,如果不是親耳聆聽且深受感動,像我這種平常偏愛聽後搖鮮少接觸西洋古典音樂的傢伙,根本不會有動力去查詢相關資訊。在這種時候就會感到可惜,假使自己能有更多音樂知識背景,應該可以更貼近音樂家的靈魂吧,深深覺得能有一對具有聽力的耳朵,實在是幸福得不得了。


Mozart安魂曲的結構:
ⅠIntroitus 進堂詠
Ⅱ Kyrie 垂憐經
Ⅲ Sequenz 繼抒
   1. Dies irae 末日經
   2. Tuba mirum 神奇號聲
   3. Rex tremendae 赫赫君王
   4. Recordare 求主垂憐
   5. Confutatis 受判之徒
   6. Lacrimosa 愛憐頌
IV Offertorium 奉獻經
   1. Domine Jesu 聖主耶稣
   2. Hostias 犧牲祈禱
V Sanctus 聖哉經
Ⅵ Benedictus 迎主曲
Ⅶ Agnus Dei 羔羊讚
Ⅷ Communio 領主曲


順道附上德勒斯登國家交響樂團(Sächsische Staatskapelle Dresden)在2004年由Sir Colin Rex Davis 指揮的演出片段,深夜戴耳機聆聽未免也太幸福。

Mozart Requiem K.626 IV. Offertorium - No. 1 Domine Jesu
Mozart Requiem K.626 IV. Offertorium - No. 2 Hostias

延伸閱讀:
莫札特安魂曲的生命教育意涵
(內有歌詞及樂曲分析)

小記:我聽過的莫札特作品不多,難免會拿來類比,隱約覺得VI. Benedictus的部份有好幾個小節和《費加洛婚禮》好相似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